半岛体育永久网址【363050.com】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NBA赛事 > NBA资讯

NBA资讯

虎扑终于等到“接盘侠”了

发布时间:2025-05-01 16:52 NBA资讯 作者:小编
  体育赛事直播,英超NBA直播平台,电竞赛事数据分析,赛事回看下载,半岛体育官网迅雷公司宣布以5亿元现金收购虎扑运营方上海匡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预计...

  体育赛事直播,英超NBA直播平台,电竞赛事数据分析,赛事回看下载,半岛体育官网迅雷公司宣布以5亿元现金收购虎扑运营方上海匡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

  2.虎扑拥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达8000万,但商业模式过于依赖广告收入,变现能力有限。

  3.迅雷董事长兼CEO李金波表示,收购将促进内容分发、社区互动和体育消费。

  4.然而,业务整合的难度不容小觑,包括用户规模的巨大差距和商业模式的重构。

  2025年1月27日,迅雷公司宣布以5亿元现金收购虎扑运营方上海匡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迅雷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为8010万美元,同比下降4.9%;净利润达到44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旗下会员用户数约551万。

  迅雷董事长兼CEO李金波表示,此次收购将充分发挥迅雷在互联网内容传输领域的用户基础和技术优势,结合虎扑的体育内容和社区资源,促进内容分发、社区互动和体育消费。

  迅雷虽然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连续11个季度盈利,但其市值较2014年上市时的10.3亿美元已大幅缩水。

  另一边,作为中国最大的体育社区,虎扑拥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达8000万。可问题在于,虎扑的商业模式过于依赖广告收入,变现能力始终有限。

  显然,这次收购既是两家老牌互联网公司寻求突围的一次豪赌,也是互联网行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的一个缩影。

  2004年从篮球论坛起步,一路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社区,虎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社区的兴衰更迭。当年与虎扑同时代的天涯社区已沦为历史,而虎扑却依然活跃在一线,其在体育垂直领域的地位仍然稳固。

  2024年11月,在虎扑的二十周年生日会上,虎扑CEO殷学斌、创始人程杭和杨冰登台致辞。知名篮球解说徐静雨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对篮球的热情。此外,虎扑第九届“女神”大赛冠军俞俐均、知名UP主轩子巨二兔、冰淇淋等也出席了活动。

  从活动现场看,虎扑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商业模式上,虎扑却始终未能突破瓶颈。

  据虎扑现任CEO殷学斌透露,公司自2021年以来虽然保持盈利,收入和流量也在持续增长,但其收入的90%仍来自广告。这种过度依赖广告的模式让虎扑在商业化道路上举步维艰。

  对于用户来说,虎扑的广告投放已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据悉,虎扑不仅在开屏和信息流中频繁插入广告,还在步行街主干道等热门板块中植入可信度较低的内容和软文广告。

  这种赚快钱的做法虽然带来短期收益,却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导致用户创作积极性下降,优质内容产出减少。

  2019年获得字节跳动12.6亿元投资时,虎扑估值高达42亿元。但随着识货、得物等电商业务的剥离,加上两次上市失败的打击,虎扑的估值一路走低。

  所以我们认为,此次5亿元的成交价虽然看似低廉,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或许已是相对合理的估值。

  另外,虎扑创始人程杭近来已逐渐淡出公司日常运营。在虎扑20周年庆典上,程杭少见地露面,他的一句男人喜欢和男人在一起道出了虎扑的特色,也暴露了其用户结构单一的问题。

  回顾虎扑发展历程,其最成功的商业尝试反而是从社区分拆出去的得物,这个起源于虎扑内部的鉴定交易平台,如今的估值已远超虎扑本身。

  作为“老一辈”互联网明星企业,迅雷的转型之路同样充满坎坷。截至2024年9 月,迅雷会员用户数达到551万,会员均贡献达40.9元,较上年同期仅提升2.51%。

  另外,迅雷预计 2024 年第四季度营收为 7700至8200 万美元。这意味着其该季度收入将环比下降约0.7%。

  早在2014年上市时,迅雷就提出要从单一的下载工具转型为综合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后来,公司先后涉足云计算、区块链、直播、游戏等多个领域。2023年,迅雷还加快推行全球化战略,在香港设立全球技术中心,在杭州余杭区设立AI全球总部。

  元宇宙与云计算曾被迅雷视为重要的转型方向。公司希望借助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在元宇宙浪潮中占得先机。

  然而,随着Meta在元宇宙业务上的巨额亏损,以及微软关闭VR社交平台AltSpaceVR,元宇宙概念快速降温,迅雷的这一转型方向也蒙上了阴影。财报显示,迅雷2024第三季度的云计算收入达到2530 万美元,同比下降 14.4%。

  2022年,迅雷的直播和其他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2%,一度成为公司业务新亮点。但好景不长,2023年公司就开始收缩国内语音直播业务。

  不难看出,这与整个语音直播行业的寒潮有关。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短短两三个月内就有20多家语音直播平台相继停止服务。

  在PC时代,下载是刚需,迅雷能够持续获取新用户。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APP都有自己的下载渠道,迅雷的入口优势逐渐消失。

  公司虽然尝试布局网盘业务,希望与百度网盘竞争,但三四年过去,声量始终不高。

  看好这笔交易的观点认为,双方在用户群体上有重合,都以年轻男性用户为主,整合后有望产生协同效应。迅雷可以借助虎扑的社区力量,增强用户粘性;虎扑则可以利用迅雷的技术实力,改善用户体验。

  首先是用户规模的巨大差距,迅雷会员用户500多万,而虎扑声称有8000万活跃用户。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诉求,避免大鱼吃小鱼后的消化不良,将是管理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其次是商业模式的重构,虎扑目前90%的收入来自广告,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显然无法持续,但开拓新的收入来源谈何容易?

  从更大的背景看,这次收购反映了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的新趋势。虽然体育圈是虎扑内容的基本盘,但也有更多内容平台觊觎这庞大的男性用户群体。

  例如,B站收购英格兰足总杯三年版权、小红书通过与央视合作转播奥运会,都在尝试吸引更多男性用户。

  然而以上种种效果并不理想,B站的体育内容创作者活跃度不高,小红书的体育相关内容互动量也远低于美妆、生活等传统优势领域。

  有意思的是,和虎扑一样,如何将庞大用户体量变现也是B站、小红书共同的烦恼。

  当前互联网各细分领域的用户增长都已见顶,纯粹通过营销和运营实现用户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并购整合,既能快速获取目标用户群,又能实现优势互补,不失为一种务实的选择。

  不过,迅雷和虎扑的联姻能否在整合中实现“1+12”的效果,最终还需要市场检验。双方最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将用户转化为收入。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