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官方平台_英超NBA赛事直播_电竞赛事数据分析2026广东茂名市直属学校赴高校现场招聘教师212人公告(编制)
体育赛事直播,英超NBA直播平台,电竞赛事数据分析,赛事回看下载,半岛体育官网为贯彻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满足茂名市直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吸引高校毕业生到茂名市教育系统工作,茂名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招聘工作小组到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点现场招聘教师21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接阳江,南濒南海,西连湛江,北与云浮市及广西玉林、梧州交界,土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150平方公里。下辖茂南、电白2区,代管信宜、高州、化州3个县级市,设广东茂名滨海新区、高新区、茂名新城3个经济功能区。
茂名1959年设市,因人而名。晋代名医潘茂名,在粤西一带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人为纪念其功绩,隋朝以其名设茂名县,唐朝以其姓设潘州;新中国成立后,沿用其名,留下千古美名。
茂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物流基地,广东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是粤西重要交通枢纽。
茂名形成石油化工产业、现代农业、建筑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茂名石化一次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10万吨/年,居全国前列。农业总产值连续五年(2020-2024年)超千亿元,是全省超千亿的地级市,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高凉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2024年,茂名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04亿元、增长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0元、增长4.8%,高于经济增长。
茂名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北有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南有浩瀚大海、百里银滩,南北之间是绵延起伏的丘陵、瓜果飘香的果海,山与海、丘陵与平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茂名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粤东西北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一)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学校,秉承“厚德精业,健行康民”校训,深耕基层卫生与健康事业,专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占地面积550亩,建成校舍超2万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600多名,专任教师中硕士占比60%,教授、副教授56人,博士10人;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育人氛围浓厚。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28 个特色专业,涵盖临床医学、针灸推拿等4个国控专业,护理专业为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建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学校构建“中高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与9所中职校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与高校共建护理专业专本协同育人项目,同时也是广东省订单定向医学大学生培养院校。办学至今,学校立足粤西、辐射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已累计为地方及社会输送医卫人才逾1.8万名。
(二)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百年师范名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是广东省第一所公办幼儿师范高等院校,被誉为“岭南育师摇篮”。学校现有茂名和高州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00多万元,馆藏图书近70万册,设有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旅游生态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学前教育、旅游、财税等38个专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多人,教授、副教授110多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60多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4万多人。学校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和1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形成了以学前教育为龙头、艺术教育为特色、其他专业齐头并进的专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学校培养了近20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全国、全省尤其是茂名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立足粤西,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力争办成全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等师范学校。
(三)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是2018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约2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7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20人。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25个专业,全面对接广东省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度达100%,其中畜牧兽医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学校建有5个产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兼任教师5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5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约50%。多名教师荣获南粤教师、茂名市“好心英才”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省市各类专家人才库。学校建有多个省级培训基地,并担任5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近五年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92项,竞赛奖项37项。学校科研平善,拥有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所研究院,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4项,获授权专利21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8项,推广农业新技术13项。学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近五年承担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13个,组建24支团队结对帮扶31个村,服务企业15家,带动农户460户,引进农业新品种8个,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茂名市第一中学。茂名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9年,是省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示范性普通高中。高地校区位于电白区海心路8号,占地面积447亩。新城校区位于茂名新城共青河片区,总投资5.24亿元,计划于2026年9月招生。2019年承办茂名奥林匹克学校,2022年成立茂名市第一中学教育,2024年成立“十二年制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318项荣誉称号,系首批省级双新示范校、首批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校等。学校始终秉承“深耕教研,强师育才”的路径,教科研成果领先全市。师资力量雄厚,高地校区有教职工507人,拥有省、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名班主任8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01人,研究生教师134人,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奖项的教师618人次。学校持续繁荣校园文化,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开展“十节三礼一舞台”校园品牌活动、46个学生社团活动及“握手大学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5名省总分状元、73名省单科状元,百名学子入读清北。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四年学生共获670项、省级268项、市级500余奖项。学校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五)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是茂名市人民政府与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合作创办的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市直属公办学校,由茂名市教育局主管,广东实验中学全面负责管理。秉承省实“爱国、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和“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传承省实气质,发挥省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构建具有省实文脉和粤西特色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学校现有两个校区,高中校区位于茂名市共青河新城,占地约325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义务教育校区位于茂名市高新区奥体大道,占地约73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高中校区办学规模为3000人;义务教育校区办学规模为2700人,现有在校生2500余人。教职工总数288人,教师队伍高学历、高层次院校背景者占主体,整体结构合理,梯队完善。办学以来学校荣获多项荣誉,包括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茂名市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示范校、市直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一等奖等10余项集体荣誉;获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0余项;学生获国家、省市级奖项180余人次,教师获各级荣誉80余人次。学校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成为广东实验中学拔尖创新人才茂名培养基地,正稳步迈向“高品质学术型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
(六)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是茂名市人民政府、信宜市人民政府和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兴办的,由茂名市教育局主管的市直属公办学校。学校总投资逾4亿元,占地面积136亩,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000人。目前已招生三届,在校生共有1986人,共40个教学班。学校核心管理团队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部选派的高水平管理人员组成。现有教师160人,其中华附派驻的管理团队及骨干教师4人,硕士学历教师占比约47%,高级教师占比约21%,师资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发扬“敢为人先、崇尚自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确立了“全人格高素质可持续”的办学理念和“办粤西高中教育标杆学校”的办学目标。以“进德修业,博学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崇德、文明、团结、奋进”的校风,“勤、严、实、巧”的教风和“尊师、勤奋、合作、求实”的学风,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累计开设了约200门校本选修课,师生自主成立了30多个社团。办学以来,学生在各类赛事中累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达115人次。其中,科创赛事成果尤为突出,1人荣获全国一等奖(总分第2名),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充分展现出学生出众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
(七)茂名市第十六中学。茂名市第十六中学创办于1978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茂名市重点高中。历经更名与搬迁,始终坚守“禀道毓德,文脉”的办学精神。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均坐落于茂名市区中心,校园总面积128.5亩,现有9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25人,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质量持续,是茂名市直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设施完善。配备了160间智慧教室、30间实验室及3个可容纳300人的大型阶梯教室,图书馆藏书超110万册;拥有400米和300米标准运动场各1个,10个灯光篮球场、6个灯光排球场,校园千兆主干网络,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与监控系统,为师生提供现代化、智能化教学学习环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9人,其中高级教师150人、一级教师211人;汇聚全国高中骨干教师、省南粤教师、省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数十人,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精湛。学校办学业绩突出。创办47年来,学校秉持“尊重个性,深挖潜力,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学校的最理想发展”理念,高考成绩稳居市直同类高中前列。科创与艺术教育特色鲜明,学生斩获国家、省级科技比赛奖项300余项,含5项全国冠军、3项全国亚军,数百人考入顶尖艺术院校,大批毕业生迈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课堂教学管理先进学校”“中国创新型学校”等荣誉,成为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的优质高中。
(八)茂名市田家炳中学。茂名市田家炳中学成立于1961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和茂名市重点普通高中。学校以“田有爱、化无限”为核心办学理念,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促学风、正校风,引领学校快速发展”的党建工作基本思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学校是第二批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省及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省航空航天特色示范校、省级艺术特色高中试点培育对象、市劳动竞赛优胜集体、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2.0试点校、市优质学校改革创新工程种子学校、市普通高中科艺教育特色示范校、市普通高中特色学科(化学地理)基地,学校在2019-2024连续六年被评为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学校。现有教职工411人,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16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94人,市名校长1人,省市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41名。学校继承60多年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的石化精神,勇于创新的实验精神,团结包容的市十七中精神,乐善大爱的田家炳精神”,创建“科技创新特色教育、艺术特色教育、足球特色教育、生涯规划特色教育”四大教学特色品牌,并将办学思想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科艺见长”的“T”型学生,为创办广东具有科艺特色的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奋斗。
(九)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始建于1905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东省第一所中专学校和全国开办最早的农业中专之一,是茂名市直属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中专和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校园占地约573亩,建有0.6万平方米智慧实训中心与5.1万平方米现代化体育运动中心,搭建起“产、学、研、教、训”一体化育人平台。学科上以4个国家示范专业为引领,5个省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特色鲜明。学校建校120年来,恪守“德能双馨,知行相融”的校训,铸就“厚德,崇实,自强,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精艺,力行”的教风和“善学,亲师,强技,笃行”的学风。学校先后培养了世界水稻专家、中国农科院首任院长丁颖,全国牧草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莫熙穆等5万余名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在校生约5000人,开设护理、畜禽生产技术等13个专业,涵盖医学、涉农及现代服务类,形成了“农医融合”办学特色,专注培养复合型大健康产业人才,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十)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原电白师范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是全国首批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中职示范学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73亩,校舍建筑面积74778平方米,拥有15000平方米实训场地,约3500万元实训设备。全新的400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以及配套完善的各类设备设施。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233人,其中高级63人,双师型教师100人。在校学生4600人。学校专业涵盖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3个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新能源汽车与维修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为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同时,开设有普通专业班、“3+证书”高考班、“三二分段”贯通班和“3+4”中本贯通班。三二分段贯通班对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3+4”中本贯通班对接广州科技职业大学。近三年,学校办学成果显著,荣获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46项,教师获奖127人次,学生获奖302人次。学校高考班毕业生参加“3+证书”春季高考,上线%以上;就业班毕业生在茂名本地及珠三角知名企业教学基地实习、就业,就业率达93%以上。
(十一)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3年,是茂名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占地约75亩,建筑面积60141㎡,实训面积17500㎡,教学设备总值约3953万元。现有在校生近4000人,设5个专业部、15个专业,教职工2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5人,高级40人。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学校”等称号,为广东省首批“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茂名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200多名,其中广东省南粤教师2人,广东省中职学校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人,茂名市中职学校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教育系统名教师3人、培养对象1人。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2023年荣获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全国一等奖;2024年和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小组争夺赛中荣获银奖。
招聘单位联系方式及具体情况详见《茂名市直属学校2026年度赴高校现场招聘教师单位联系方式及网址一览表》(附件1)。
本次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招聘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应往届毕业生;其他学校招聘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2025年、2026年毕业生(以毕业证落款时间为准),本次招聘分A、B类岗位。具体招聘岗位详见《茂名市直属学校2026年度赴高校现场招聘教师岗位表》(附件2,下文简称“岗位表”)。
A类岗位招聘对象为专业技术七级以上岗位或具有博士学位或列入《茂名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6年版)》人员。
B类岗位招聘对象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定向地区为广东省),B类岗位仅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设点招聘。
应聘人员须按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其中2026年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须于2026年8月31日前取得,其余人员须于本次招聘报名首日前取得。应聘人员须符合招聘公告规定的基本条件和报考岗位的具体条件,相关条件详见岗位表。
港澳居民毕业生符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关于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本公告规定的相关条件,可报考相关岗位。
目前已在茂名市直属学校工作的在编在职人员或此前参加茂名市直属学校相关招聘已被确定为拟聘用人员的不得参加本次公开招聘。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从事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参照《广东省教师资格条例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3年修订)》和《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通用标准》);
4.岗位年龄要求:18-38周岁(即1986年11月21日至2007年11月21日出生的),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即1979年11月21日以后出生)。年龄等计算时间均截至本次招聘报名首日。
本次招聘按网络或现场报名、资格审查、直接业务考核(A类岗位)或“笔试+面试”(B类岗位,如应聘人员同时符合《茂名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6年版)》要求的,则直接参加业务考核,直接业务考核具体方式及综合成绩计算等参照A类岗位有关情况执行)、签约、体检、考察、公示和聘用等程序进行,除现场决定录用签约外,其他环节均不作递补。本次招聘共设5个招聘点,每个招聘点设有一定的数量的招聘岗位(详见岗位表),招满即止,若某一招聘点出现岗位无人报名或未足额录用的,该岗位剩余名额调整至下一有相同学段学科岗位的招聘点继续招聘。
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聘人员须扫描下方相应招聘点的二维码(其中报考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岗位的扫描相应学校的二维码)并按提示如实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网络报名。
未进行网络报名的应聘人员,也可在网络报名规定时间内参加宣讲会后现场报名。报名的应聘人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的招聘点参加现场资格审查。现场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考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现场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应聘人员须按要求准备以下材料参加现场资格审查:
2.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应聘人员须在2027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科的符合任教学段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否则解除聘用合同);
3.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2026年应届毕业生提供在读学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所在院校的就业推荐表或“学信网”上打印的《教育部学籍在线日前取得符合报考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否则不予聘用;港澳学习、国外留学人员报名时须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
4.有效二代身份证、学习成绩单、相关业绩、学生干部经历、获奖荣誉证书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各招聘点现场资格审查在宣讲会当天上午进行,应聘人员须到相应的岗位招聘点现场提交材料审核,经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审核后将原件退回,留下上述材料复印件各1份(需在复印件正面底部空白处签名,确认复印件真实有效,相关复印件不再退还应聘人员)。
未能按指定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现场资格审核的,视为放弃考试资格。如因资料不全、有误或与招聘资格条件不符,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均由应聘人员承担,属弄虚作假的,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每位应聘人员每个招聘点限报一个岗位,前期招聘点已签约人员,不得报考后期招聘点的招聘岗位。
招聘单位按招聘岗位的要求,根据应聘人员的报名资料,对应聘人员的报名资格(包括所学专业适应性)进行资格审查确认。资格审查贯穿本次招聘全过程。应聘人员须诚信报名、诚信应考,凡不按要求提供报考材料或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相关资格,不予聘用。
根据资格审核情况,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确定为考试人员,招聘单位将按照应聘人员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码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考试时间地点。对不符合招聘条件的,招聘单位将书面告知相关事由。接到考试通知的应聘人员须携带有效二代身份证按指定时间到考试地点参加考试。未按通知规定的时间到场参加考试的,视为放弃资格。
本次考试按A、B两类岗位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A类岗位采取直接业务考核的形式,B类岗位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如应聘人员同时符合《茂名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6年版)》要求的,则直接参加业务考核,直接业务考核具体方式及综合成绩计算等参照A类岗位有关情况执行)。
招聘单位成立专家组对应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政治能力、工作能力、心理素质、从业潜能、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等进行直接业务考核。招聘单位将在资格审查完毕后当天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通知入围直接业务考核人员参加考试。具体考核时间、地点以招聘单位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应聘人员凭第二代有效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直接业务考核采取“基本能力测试+试教”或“试教”的方式进行。具体考核形式见下表:
直接业务考核(基本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以招聘单位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
基本能力测试主要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测试,小组讨论时根据岗位设置情况采用高职、中职、高中文科综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高中理科综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高中英语等五大组别或结合现场岗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情况灵活组织多岗位应聘人员在同一场室内同时进行(即不分科目,均由同一组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测试应聘人员对教育热点问题或现象的理解深度、分析能力和水平。
根据应聘人员基本能力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各岗位原则上按1:5的比例确定进入直接业务考核(试教)的人员。未达到上述比例的,按实际人数进入直接业务考核(试教)。进入直接业务考核(试教)的人员由招聘单位于基本能力测试结束后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请应聘人员保持报名预留的手机号码通讯畅通。
基本能力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直接业务考核采取“基本能力测试+试教”方式进行的岗位,基本能力测试成绩按20%折算计入应聘人员直接业务考核成绩。
直接业务考核(试教)成绩满分为100分,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直接业务考核采取“基本能力测试+试教”方式进行的岗位,按80%折算计入直接业务考核成绩;直接业务考核采取“试教”方式进行的岗位,试教成绩即为直接业务考核成绩。
直接业务考核采取“基本能力测试+试教”方式进行的岗位,直接业务考核成绩=直接业务考核(基本能力测试)成绩×20%+直接业务考核(试教)成绩×80%;直接业务考核采取“试教”方式进行的岗位,试教成绩即为直接业务考核成绩。直接业务考核成绩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直接业务考核各环节成绩在该环节考核结束后当场向应聘人员公布,并由应聘人员签名确认。
招聘单位将在资格审查结束后当天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通知入围笔试人员参加考试。
笔试具体时间、地点以招聘单位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应聘人员凭第二代有效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按四舍五入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笔试成绩将在茂名市教育局网站公布,应聘人员可凭身份证进行查询。在笔试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每个招聘岗位1:5的比例确定入围面试人员名单。笔试合格人数未达到上述比例的,可以将全部笔试合格人员确定为入围面试人员。
面试具体时间和地点在茂名市教育局网站公布,请应聘人员密切留意。应聘人员凭第二代有效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原件参加面试。未按规定时间参加面试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面试采取试教的形式进行,主要测试职业认知、心理素质、教学实施、语言表达、仪表仪态、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面试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成绩。面试成绩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数,在面试结束当天完成统分后由应聘人员现场签领,如应聘人员需提前离开的,届时请登录茂名市教育局网站查看成绩公布。
A类岗位的直接业务考核成绩即为综合成绩。B类岗位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综合成绩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合格分数为60分及以上。如同一岗位应聘人员综合成绩相同的,A类岗位按照直接业务考核主评委评分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名次,B类岗位依次按照笔试成绩、面试成绩、面试主评委评分从高到低顺序确定名次,如面试主评委评分仍然相同,无法确定入围体检人员的,则对该岗位同分数的应聘人员另行组织面试。
在综合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根据综合成绩由到低分按照招聘岗位招聘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签订有关协议书,应聘人员须按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和招聘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证,经体检合格、考察符合招聘条件和招聘岗位要求的、公示无异议后协议生效。
由茂名市教育局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和《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3年修订)》组织体检人员进行体检。体检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将在茂名市教育局网站另行公告,请密切留意。茂名市教育局在体检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将体检结论通知体检人员。
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由茂名市教育局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对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及廉洁自律情况、岗位匹配度、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以及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等情况进行考察,并通过查阅个人档案等方式核实其是否符合报考资格条件。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经体检合格、考察符合招聘条件和招聘岗位要求的,被确定为拟聘用人员,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拟聘用人员名单在茂名市教育局网站、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没有异议或收到异议经核实不影响聘用的人员确定为聘用人员,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当在60天内为聘用人员办理入职手续,如因个人原因在规定期限内无法提供相应入职所需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聘用人员资格。聘用人员按照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获聘人员为茂名市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享受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高层次人才符合本省、市人才引进条件的,按事业编制办理引进手续,并按省、市相关政策执行。
(一)应聘人员须在2027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科的符合任教学段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否则解除聘用合同;应聘人员为2026年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须于2026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学位证,否则不予聘用。
(二)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令第6号)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三)本次招聘的专业及专业代码均参照《广东省202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目录》(附件5)设置,应聘人员应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名称,与岗位表及《广东省202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进行对照,如专业名称一致的,按照该专业名称进行报考;对于所学专业因不分专业方向、新设置专业方向、更改专业名称和代码等学校学科建设实际情况而与《专业目录》名称代码不一致或未列入《专业目录》列表的应聘人员,可选择《专业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报名及资格审查时提供毕业证书(已毕业的)、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或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为《专业目录》中“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如:文学(B05)〕或“学科”〔代码为4位数,如:中国语言文学类(B0501)〕的,所学专业方向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如:汉语言文学(B050101)〕一致,可按前款规定以相近专业报考。
国(境)外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结合其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情况,可选择招聘专业中相近专业报考,但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应聘岗位要求的专业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审查时一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位证书、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毕业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盖章)或院校出具的课程对比情况及设置依据说明等材料,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为外文版本的,须提供相对应的中文版本。
(五)本次招聘不指定考试教材,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
(六)如因突发事件和不可控等因素,由招聘工作小组及时处置。影响导致本次招聘工作时间调整的,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安排,并及时在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网站发布公告,并提醒应聘人员保持关注,及时应对。
茂名市教育局成立招聘工作小组,负责招聘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招聘的具体事宜。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负责监督指导。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茂名市教育局所有。
1.茂名市直属学校2026年度赴高校现场招聘教师单位联系方式及网址一览表.xlsx
5.广东省202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学科对应具体专业目录).xls